我区“十四五”发展总体定位是:“打造陶瓷谷、融入长株潭、建设湘赣边”,实现“千亿产业园区、国家级开发区”目标。紧扣这一总体定位,我们要加快打造“一区三园”,加快创建“五好”园区。
一、加快打造“一区三园”
即打造“三高四新”引领区,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园、湘赣边区域合作先导园、株醴融合核心园。
——“三高四新”引领区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,“三高四新”是湖南发展的战略引领。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,必然处在“三高四新”战略最前沿。我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,必须在打造“先进制造业高地、科技创新高地、改革开放高地”三个高地中发挥引领作用。必须在“闯出新路子、展现新作为、彰显新担当、谱写新篇章”四新使命中作出突出贡献。“三高四新”是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。
——转型升级示范园。实现园区既定目标,转型和升级要并驾齐驱。其一,随着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,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”的提出,国家将赋予开发区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使命。未来五年,我区要切实担当这一使命,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,不断向服务型园区转型。其二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升级工作重新启动,我区作为培育对象,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应势在必得。其三,我区以传统陶瓷产业为主导,面对各陶瓷产区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,陶瓷产业必须加速转型升级。其四,实现千亿产业园区目标,我区还须在新兴产业方面突围升级。其五,高新集团作为我区的综合运营商,目前还未突破平台化困局,必须加速向实体化转型,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。总之,未来五年,我区要在转型升级方面作出典型示范。
——湘赣边区域合作先导园。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是湖南、江西两省贯彻落实国家“五大发展理念”的产物。两省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均制定出《行动计划》,近年多次召开高级别的专题会议。醴陵作为湘东门户,是示范区的核心区,醴陵市委、市政府确立了当好湘赣开放合作示范区排头兵的战略定位。可以预见,未来五年,是试验区加快建设、开花结果的五年。我区是湘东赣西最重要的门户,“十四五”期间必须抢抓机遇,在示范区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、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。
——株醴融合核心园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湖南省重大发展战略,已出台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,醴陵被列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都市圈范围。株醴融合发展是株洲市重大发展战略,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是醴陵市委、市政府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。我区要加快融入长株潭,必须先加快与株洲融合发展。加快株醴融合发展,“十四五”期间最现实的选择是沿已建的东城大道加快两厢开发建设,规划建设好“株醴新城”。未来五年,我们要通过“株醴新城”的建设,打造成株醴融合发展的核心园。
二、加快创建“五好”园区
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《关于创建“五好”园区 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是省委、省政府对全省园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指引。以《意见》精神为指导,结合自身实际创建“五好”园区,是我区“十四五”发展的基本方向。
(一)规划定位好,构建融合协同格局
1.产业定位好
按照国家级开发区标准,全力打造“一主两特多新”的现代产业体系。“一主”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(陶瓷、玻璃)。“两特”即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电子设备制造业。“多新”即新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等新的经济增长级,以及现代服务业(现代物流、现代文旅、新型总部)等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特别是要立足“专而精”,加快形成陶瓷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。要力争“大而强”,加快培育新兴产业,着力推进要素集聚、特色发展、产城融合发展。
2.空间定位好
按照醴陵市委、市政府未来五年加快融入“长株潭一体化”发展定位,针对“十三五”期间“一谷一城一园”局部空间发展受限,特别是渌江新城作为城市版块,难以承载大产业这一实际,科学调整构建新的“一谷(中国陶瓷谷)一城(株醴新城)一园(东富工业园)”空间布局。在此基础上,完善园区国土空间规划,推进规划形态、园区业态、产业生态“三态”协同发展,构建“产业集群—产业基地一产业社区”三级产业空间布局体系,确保园区有科学、合理、足够的产业承载空间。
(二)创新平台好,提升综合承载能力
1.建设科技创新平台
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,引导科技成果转化。推进特色双创载体建设,打造一批高端双创平台,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,完善双创孵化体系。搭建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、协同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。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打造一批“5G 工业互联网”示范工厂和示范基地。
2.建设金融服务平台
坚持金融与产业、科技紧密结合,完善全产品金融服务。依托区块链、大数据等技术,打造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。构建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、文化金融、绿色金融、互联网金融、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体系。支持金融机构在园区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,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。设立引导性基金,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产业投入。
3.建设人才服务平台
深入实施人才引聚工程,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、基础研究人才、产业技术工人,完善靶向引才、专家荐才机制。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、天使投资基金、科技孵化资金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,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。坚持以“创新论英雄”,健全以创新能力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。
4.建设现代物流平台
优化整合园区物流基础设施,构建现代化园区物流网络。创新发展共享物流、无人配送、高铁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,促进现代供应链、大件运输等专业化物流发展。推进园区物流信息化、智能化发展,推进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化,培育和引进优势物流技术装备企业,建设国家级、省级示范物流园。
(三)产业项目好,培养现代产业生态
1.做强主导产业
致力做大做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。加快“补链、强链、延链”,打造极具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千亿级陶瓷优势产业集群,打造中南部地区最大最强的玻璃产业基地。
2.壮大新兴产业
重点培育壮大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特色产业。同时,不拘一格引进第三代半导体、碳基材料、先进储能材料、动力电池、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、装配式建筑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,着力引进一批领军企业、关键配套企业,带动零部件、原材料企业。推动智能制造单元、智能生产线、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建设。
3.培育未来产业
聚焦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和新模式,重点依托长株潭,前瞻布局量子信息、合成生物、低维纳米材料、超材料、深海深地深空等一批未来产业。加快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,探索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,促进数字技术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。
4.建设产业综合体
推进产城、产教、产金融合和跨界融合创新,打造研发、生产、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综合体。按照绿色化、特色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原则,推进产业集聚平台和产业孵化平台建设。按照“谁投资、谁受益”的原则,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综合体建设。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,建立健全园区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。
5.促进产城融合发展
推进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市场体系、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建设,实现以产兴城、以城促产、产城相融,完善适应产业发展和生活居住要求的公共服务设施。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、市政公用事业、交通运输、资源环境、能源等项目建设和运营。
(四)体制机制好,激发干事创业活力
1.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
强化园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,构建全链条人才支撑体系。创新符合园区工作特点的人员管理方式,探索试行身份档案制、全员岗位聘任制、竞争上岗制、末位淘汰制改革,构建以绩效为中心、多元化的分配制度。落实容错纠错机制,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、干事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。
2.创新园区管理体制
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,进一步加强对园区与属地镇街的统筹协调。进一步完善小管委会、大公司的管理机制,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,进一步完善园区财政预算管理和独立核算机制。发挥长株潭地区优势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,积极探索异地孵化、“飞地经济”、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。
3.推动园区市场化建设运营
强化园区经济功能定位,推行实体化运行、市场化运作、企业化经营。支持高新集团市场化运作。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,投资建设、运营园区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建设。以“园中园”形式投资建设、运营特色产业园。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,完善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市场化退出机制。
4.实施精准专业招商
围绕主导产业强链、补链、延链、新兴产业延伸配套、未来产业布局实施精准对接、专业招商,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,鼓励和支持醴商回乡投资创业。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引资,采取政企联动、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精准招商。完善项目开发、招商引资、履约实施、项目建设等全流程跟踪服务,形成谋划一批、签约一批、开工一批、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。
(五)发展形象好,优化外引内联环境
1.打造一流营商环境
深入破解制约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"改革,实现“一件事一次办” “园区事园区办”,推行集中审批、容缺审批、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,推行“施工图联合图审”“竣工测验合一”,提高项目落地效率。提升“互联网 政务服务”水平,力争“办事不出园”。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。
2.建设绿色低碳园区
推动园区发展向绿色化、低碳化、安全化、循环化转型,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园区。强化“三线一单”和规划环评的管控要求,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关。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,推行园区环保管家制度,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。对标碳达峰、碳中和要求,做好能耗“双控”工作,加强节能监管,推广使用清洁能源、低碳能源。加快创建国家级、省级生态示范园区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园区等绿色园区。
3.强化园区安全稳定保障
健全园区安全稳定工作组织体系,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。对项目安全条件从严审查,制定“禁限控"目录,合理布局园区企业。严格落实企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,以有利于安全生产为原则统筹考虑园区公共设施。完善与园区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, 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。健全完善警企联系制度,加强园区及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。